公告信息显示,以上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多为火力发电,部分公司涉及新能源项目。其中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、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规模较大,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。
张恨水
1913年的某一天,安徽潜山,一名十八岁男子在母亲带领下去戏台偷看相亲对象。只见台上那姑娘身材窈窕,眉清目秀,足以满足他“才子佳人”的美好幻想。于是,他当即一拍大腿,答应了与她结婚。
婚礼如约而至,他也终于等到了夜幕降临。可当他心急火燎掀开盖头时,眼前的一幕却彻底让他傻了眼:身材窈窕的女神变成了臃肿矮小的村姑,眉清目秀的脸蛋变成了长着龅牙的大脸盘……
他被骗婚了!
为了报复,他当夜出逃,后来还娶了两房太太,也正因此,很多人称他为渣男。
他就是民国第一写手——张恨水。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才子佳人,也在生活中不断地找寻佳人,幻想成就自己的才子佳人梦。
张恨水
张恨水是家中长子,一出生自带祖父辈希冀:考取功名、光宗耀祖。但他却如贾宝玉一般让家人头疼:不习武、不读取四书五经,偏偏对“闲书”情有独钟,整日徜徉在小说的海洋中,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书中男主角。
初上小学,张恨水就结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佳人——秋凤。二人青梅竹马,经常手拉手去上学。他当时天真地认为,二人最后定会终成眷属。
怎料世事无常,张恨水17岁那年,家道中落,只好举家迁徙至安徽老家。为养活一家老小,张恨水选择与朋友外出谋生,可还未找到出路,张恨水就染上重疾,只得踉跄回家。
青年张恨水
回村后的张恨水,每天都要遭受乡亲们的冷嘲热讽。一片嘲讽声中,他不禁想起了秋凤,为了心中的温柔乡,他返回江西去找寻秋凤时,却得知她早已嫁为人妇。
张恨水泪眼婆娑,只好回到家中精心研读书籍,立志做出一番事业。可母亲并不懂他的凌云壮志,到处托人给他介绍亲事,为的是让他不要再做白日梦,早点安定下来。
可是,母亲的一番好意却被媒婆利用,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。
徐文淑
新娘徐大毛并不知自己会被张恨水如此嫌弃,她只知道自己已嫁为人妇,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照顾好婆婆、丈夫和弟妹们。
因此,即使洞房花烛之夜再怎么不愉快,徐大毛第二天也是早早起床做饭、帮助弟妹们穿衣吃饭、为他们缝制新鞋子、新衣裳。
张母看到貌丑但贤惠的儿媳妇,只好叹口气接受了她,多次告诉儿子“娶妻娶才娶德不娶貌”;弟妹们看到总为自己张罗吃食的嫂嫂,也多次在为她美言;大妹其范更是主动教嫂子读书写字,还为她改了个文雅的名字——徐文淑。
张恨水和徐文淑
得到家人认可后,徐文淑便经常为丈夫端茶倒水、煮饭洗衣、点灯摇扇。可她不知道,张恨水在初次接触她那时,就竖起了全身的刺,任凭她再怎么折腾,也激不起一丝波澜。
张恨水要养家,就不能再如学生时期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。在接到朋友的书信后,他立马决定前往汉口报社工作。
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就能够逃离家中令人窒息的徐文淑,另一方面便是他能够从事文字工作,证明自己再也不是“百无一用”的书生了。
入对行的张恨水不到几年就能够养家糊口了,远在家中的母亲虽然很欣喜,但仍旧执着于膝下无孙,于是整日请求儿子踏进徐文淑卧房。无奈之下,张恨水抽空回家,完成了母亲交给的任务。
不久,徐文淑诞下一女儿。可惜,女儿出生不久便患恶疾去世,张恨水对她的怨恨又增了几分。
张恨水在阅读
1918年,张恨水只身一人来到安徽《皖江日报》担任报社总编辑,并用闲暇时间写了处女作《紫玉成烟》,名气渐大。
此时,家中的徐文淑并不知道丈夫在做什么,但是她却明白,自己不该成为丈夫成功路上的绊脚石,在感情上亦如此。
为壮大事业,张恨水自然而然踏上了北漂之路,先后担任天津《益世报》、芜湖《工商日报》驻京记者,兼任多家报刊撰稿工作。
几年后,张恨水终于成功了,他不仅工作出色、赚得了高昂稿费,也成为了京圈一著名青年作家。
至此,他终于成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才子,可是佳人在哪呢?那肯定不是老家的徐文淑,就重新寻觅吧!
张恨水和演员
一天,张恨水来到了北京的贫民习艺所,结识了一名叫做“招娣”的苦命女孩,招娣也同样相中了长相文雅的张恨水。
他将她带出了习艺所,教她诗词歌赋、人生哲学、习艺作曲,招娣也丝毫不露怯,很快成为了张恨水眼中的“佳人”。
他为她改名为胡秋霞,表达了自己对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向往,然后与她正式结婚,她照料他的日常生活起居,他将自己的作品第一个与她分享。
张恨水
夫唱妇随的日子中,张恨水迎来了自己与胡秋霞的爱情结晶。
这一期间,他的文学创作也到达了巅峰时期,《春明外史》、《金粉世家》、《啼笑因缘》等著作先后发表。
他成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最喜欢的作家,大文豪鲁迅的母亲都曾被他圈粉,经常托儿子为自己买张恨水的小说,还不忘打击儿子道:“你也好好向人家张恨水学学,看看你整天写的都是啥!”
张恨水代表作
名噪京城的同时,有出版社想一次性支付张恨水两本小说的版权税,得知消息后,他立马答应,又有了一大笔收入。
这时,身为孝子的张恨水,实在太想念安徽老家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了。拿到钱的那刻,他立即与胡秋霞商议,可否买一幢大房子将老家的亲人们接过来一起生活。
胡秋霞立马答应了,她说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热热闹闹。很快,母亲、弟弟妹妹、原配徐文淑7个人,浩浩荡荡的从安徽来到了北京。
年轻时的胡秋霞
胡秋霞见状没有害怕,反而当下就给张母磕头,起来后又甜甜地叫了声徐文淑“姐姐”,又拉着弟弟妹妹们问长问短。张恨水见此情形,幸福地无以言表,继续不遗余力地上班、兼职写小说赚钱。虽然很累,但乐在其中。
生活就这样一天一天过着,平淡且幸福。
中年张恨水
张母眼看着张恨水、胡秋霞和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,不禁心疼起了眼前侍奉自己多年的徐文淑。她恳求儿子给徐文淑一个孩子,让她老有所依。张恨水便再一次踏入徐文淑的卧房。一年后,徐文淑产下一子,但不久后,儿子再次夭折。
张恨水很愤懑,口不择言地骂着徐文淑,然后又对母亲说道自己已经尽力。张母也很无奈,只能任由他去了。
不多久后,胡秋霞生下一早产男婴张晓水,浑身冰冷。徐文淑将他抱在怀里,一点点将他的身躯暖热,后又心疼胡秋霞照顾两个孩子的劳累,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张晓水的责任。接下来的日子中,原配和新欢一直和谐相处。
胡秋霞和徐文淑
可是,生活并不是童话,家中大小10口人都要靠张恨水养,他的压力日渐增大,很需要知心爱人的疏导和开解。但胡秋霞爱喝酒,爱享受,不上进,并不懂丈夫内心的细腻感情,只顾着鸡毛蒜皮和即时享乐。不知不觉间,二人的相处少了,矛盾多了。
1931年,正值时局动荡,36岁的张恨水被邀请参加一场赈灾义演,他被安排扮演主人公“苏三”,可临上场那刻,他却紧张了起来。
这时,一位女学生却笑了起来:张老师,您怎么紧张了?没关系的,勇敢一点。
在那个女孩的鼓励中,他登了台。后来,他又在女孩优美的动作、惊艳的唱腔中,看到了自己心目中“佳人”的影子:这不就是我一直要找的那个人吗!不仅年轻貌美,还特别有才华……
胡秋霞和两个孩子
那女孩叫周淑云,他对她一见钟情,她是他的小说迷,二人开始了近距离交往,对对方的感情也越来越深,无法自拔。张恨水决定坦白自己的婚姻状况,但周淑云的反应却令他大吃一惊。
张恨水说自己已有两任妻子,周淑云说这在意料之中;张恨水说自己不能和前两任妻子离婚,因为她们没有生活依靠,周淑云说他很有男人担当,而且自己最在意的,只是和他在一起。
所以,即使有着20岁的年龄差,但仍然阻挡不了二人爱的火苗。
得知二人要不顾一切在一起,独自一人带女儿的周母犹如晴天霹雳,坚决反对女儿嫁给张恨水,即使他的名气再大。更何况,女儿为人老实,无法应对张家繁杂的人事关系。
另一边,张恨水的家里也在翻天覆地:胡秋霞不同意丈夫再娶,理由是二人感情未破灭,更何况当初她跟着张恨水离开习艺所,就是为了一生只爱一个人;张母反对,理由是儿子已经娶了两任妻子了,张家丢不起这个人……
张恨水签名照
只有原配徐文淑没有任何意见,反倒劝起了张母和胡秋霞: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,更何况他想做的事情我们也拦不住,只要我们还在一起生活,就没有什么不好的。张母听了后开始认同,合力劝胡秋霞。
但胡秋霞还是气不过,不仅撕碎了自己与张恨水的所有照片,还跑到周家大吵大闹。可惜这一切都未能扭转丈夫的决心,他依旧坚定要和周淑云在一起。胡秋霞为了孩子,只能妥协,经常是一醉解千愁。
张恨水向周母承诺,自己会搬出来和周淑云独自居住,不让她参与复杂的家庭关系,自己会竭尽全力对周淑云好。
就这样,张恨水如愿迎娶了挚爱周淑云,并为她改名为“周南”,取自《诗经·国风》,代表了周南如《诗经》中的女子一般美好。
张恨水和周南
婚后,周南放弃学业,全心全意照顾丈夫,闲暇时读诗、练字、与张恨水一起对唱。张恨水对周南,同样极尽宠爱:知道她还是个孩子,张恨水下班后就会主动做家务。喜当爹后,他还尝试着学习育儿。
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,周南就会手足无措。每每这时,周南就会将孩子塞到丈夫怀中,自己去上床睡觉,张恨水常常是一手抱孩子,一手写稿子。即使经常会耽误写稿进度,但他始终不忍心叫醒周南。
张恨水、周南和孩子
那几年,二人琴瑟和鸣,整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。可到了1937年,抗战全面爆发,张恨水就不得不与周南分开。
张恨水将她和母亲、徐文淑、胡秋霞和孩子们送回安徽老家,自己前往重庆办报,一边救国图存,一边谋求生计,定时将家用补贴寄回家内。
从没有跟丈夫分离过的周南心慌了,她无法与其他家人相处,更担心只身一人在远方的张恨水,于是,她毅然决定带上孩子,踏上轮船,千里寻夫,寻得一家团圆。
到达重庆后,周南与张恨水过着及其简陋的生活,茅草屋漏风又漏雨;没有吃的,周南就自己养鸡喂猪;担心家畜会影响丈夫写作,每天天不亮,周南就会把猪赶上山坡,到晚上再赶回来;将每月积蓄寄回老家后,再也没有任何盘缠后,周南和孩子就跟着张恨水吃糠咽菜,丝毫没有任何怨言。
就这样,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8年时光,感情也更加深厚。
家中的胡秋霞、徐文淑与母亲一起抱团取暖,每次张恨水寄回盘缠后,总是胡秋霞冒着枪林弹雨去几十里地外的镇上去取钱,有时候会被子弹打中,清醒后她又蹒跚着回家,默默照料大后方。
张恨水一家
1949年,新中国来临,眼看着为了一家人受诸多苦的胡秋霞,张母不免心中苦涩,再三督促张恨水将胡秋霞接到北平,而自己便和徐文淑一起相依为命。
胡秋霞刚刚到达北京,全国上下便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。知道丈夫心中只有周南的胡秋霞已是心灰意冷,主动要求带上自己的孩子搬出去独住,张恨水也同意了。
这以后不久,张母去世、张恨水小说创作进入到低迷期,接踵而来的打击使得张恨水一下子没了主心骨,突发脑梗,住进了医院。
当时,周南又有了身孕,得知此消息的胡秋霞急忙赶到医院,与周南轮流照顾丈夫张恨水。
张恨水、胡秋霞和13个子女
等到张恨水病好转后,胡秋霞又默默离开了张家宅院。张恨水得以与周南重新过上幸福生活。
后来,眼看着日子渐渐好起来了,生活又给了张恨水一个重击——1956年,周南被检查出乳腺癌。
这时,张恨水宁愿倾家荡产也要救回周南,可惜接连懂了两次手术、化疗3年后,周南还是溘然离世。
此后,张恨水每天都会乘车去墓地看望周南,每天都要为她写悼亡诗。
重大打击下,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,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,张恨水坚持每月去看望胡秋霞和孩子,带他们下馆子吃好吃的。此外,他又开始写回忆录。
作为一名作家,张恨水一生写了120多部小说,不少还被拍成了电视剧,成为银屏不朽经典。他也因高产被称为“民国第一写手”,仅靠稿费养活了5个弟弟妹妹,13个孩子。
张恨水在写作
有人说,张恨水不停娶妻,只喜欢年轻貌美的,是个渣男。可他对每任妻子都很有情有义,即使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徐文淑,也是倾注了最大善意。
母亲去世后,他依旧坚持按时为徐文淑寄来生活费,使她晚年无忧,甚至在她去世后,还派长子张晓水回家乡料理后事。
人人都说张恨水最爱第三任妻子周南,但他的子女却说:“我们不愿意用世俗的尺子去衡量父亲更爱他的哪一个妻子,我们只能说,父亲的人性是丰满的、仁慈的,充满了温情和善良。”
是啊,因为有温情和善良,张恨水才始终记挂着母亲、弟弟妹妹、许文淑,更放心不下胡秋霞、周南和儿女们。
他只是终其一生在追寻着自己的才子佳人梦,想将理想变成现实。在这一路上,他选择错过,但他并没有抛弃那些错误的选择,而是为此买单期货配资是什么意思?,这又有什么错呢?